车马的速度没有军报来得快,毕竟军报是八百里加急,不停的换马,一路向着大明京畿腹地传递,甚至还可以用信鸽。
朱瞻基和朱高煦到了北固城,与太子汇合后,一路南下。
不过他们还没抵达应天,朱棣就接到了金帐汗国传回来的消息:尼格买买提和雄霸率领大军继续平叛,抽调到瓦剌的兵力已经入境金帐汗国,先去萨莱王都。
这是很正常的消息。
但在这很正常的消息里,还有一个不正常的消息。
镇西侯黄昏,率领两万蚍蜉义从去了万户脱儿迷失的领地,看样子是要亲自率军去平定、掌控住萨莱到沙哈鲁边境之间的区域。
这个消息有点让朱棣不明所以。
王都萨莱这么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黄昏不牢牢掌控着,跑出去作甚,简直是胡闹,如果有万户趁机跑到萨莱去,然后自封可汗,再有一些万户云集响应,凑个几万大军出来,你大明又得去攻那个王都这可就没之前好攻了。
朱棣恨不得把黄昏喊到面前狠狠的叱骂一顿。
然又知道来不及。
等应天这边收到消息,金帐汗国那边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要是遇上天气不好,一个月都有可能这还是从瓦剌到应天都是水泥官道的情况。
如果没有水泥官道,鬼知道这些消息要几个月才传得到应天。
所以朱棣命知道黄昏这个举动不妥,但也没办法,这就是天高皇帝远,只能任由黄昏去胡作非为了,好在几天后陆续接到那边的消息,并没有恶化。
由王聪、火真率领的五万大明士卒,从瓦剌区域进入金帐汗国后,一路直奔王都萨莱,很快将金帐汗国这座政治、经济中心的都城重新掌控。
随即王聪和火真也开始配合雄霸和尼格买买提在金帐汗国内平叛。
战果颇丰。
同时,王聪和火真的战报之中,还有一封关于镇西侯蚍蜉义从的军报:镇西侯在拉拢了万户脱儿迷失后,进入了夹在本雅可失领地和沙哈鲁边境之间的那个万户的领地,打了一场,没有悬念的将那个万户打崩,之后便强势出击沙哈鲁边境。
原金帐汗国万户本雅可失率军迎击。
被蚍蜉义从一击击溃。
本雅可失溃逃,镇西侯率军追击,遭遇到沙哈鲁边境援军的阻击,然而蚍蜉义从无所畏惧,以少对多,最终斩获本雅失里的头颅,并大败沙哈鲁的边军,歼敌四千有余。
之后,镇西侯将四千多沙哈鲁边军的头颅叠了一座京观,写了一封信让敌军士将领呈递给沙哈鲁,言辞只说一事:此京观,只是遥祭细辛娜沙拉。
细辛娜沙拉,就是司徒娜扎。
之后,镇西侯班师,蚍蜉义从驻守脱儿迷失的领地。
这是王聪和火真的军报。
而朱棣还收到另外一封镇西侯黄昏的战报,大体上和王聪、火真说的一样,另外,还请求回应天述职、探望徐皇后。
朱棣没有立即决断。
在将六部尚书和五军都督府召集道乾清殿开了碰头会议后,都觉得金帐汗国那边已经没什么问题,接下来主要是平叛和战后工作,镇西侯留在那边对国家而言不算是好事。
现在整个朝野,都在担心黄昏功高震主。
所以让黄昏远离战场是好事。
朱棣一想也是,索性便着人下旨意过去,同意黄昏回应天,而这个时候,才是这对君臣之间真正的考验。
所以这几日,兵部尚书金忠屡次被朱棣召见。
同时被召见的,还有几个人所有人感到意外的人:内阁辅臣杨荣、杨士奇和杨溥。
都是文臣。
而且都是内阁的,从组建内阁起,三杨就和吴溥一样,呆在内阁没挪个窝,杨溥倒是去东宫权兼了个太子洗马。
也就这样了。
所以在镇西侯黄昏即将回国的时候,朱棣召见这几个辅臣议事,很出乎朝野意外,暗想着内阁终于要出头了么。
其实朱棣也有苦难言。
以前这种事,他是可以去找姚广孝商议,但现在姚广孝死了,而非常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姚广孝的于谦又回了中南半岛。
朱棣只能找内阁的这些文臣来商讨。
三杨加兵部尚书赵羾,四个人,站在乾清殿里,看着坐在椅子上的朱棣,谁也不敢先说话,因为不知道陛下宣召的用意。
许久,朱棣才道:“镇西候要回国了,你们知道吧?”
除了赵羾这个兵部尚书,内阁三杨那都是人精,而且长期在内阁办事,消息之灵通绝非一般部门可以比拟,三人对视一样,猜透了朱棣的心思。
但这心思谁也不敢说出来。
没错朱棣是感受到了黄昏越来越强势的威胁了。
所以镇西候黄昏这一次回国,这对君臣之间如何继续相处是朱棣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杀还是继续放纵,绝对是个两难选择。
杨士奇咳嗽一声,“陛下是要询问微臣等,镇西候攻破金帐汗国有功,应该如何封赏么,这事,怕是应该问礼部。”
朱棣愣了下。
杨荣也道:“是的,镇西候和太孙殿下一起,以区区两万多铁骑而破一国,此等军功,当世不在狗儿大监之下,理应封公。”
封王就别想了。
大明就没有活着的异姓王。
杨溥和赵羾保持沉默,这种事,没有非凡的眼光尽量不要去掺和,尤其是牵扯到大明妖臣,这人在陛下这边的关系极为复杂。
朱棣见杨荣和杨士奇这么说,就知道两人的意思了。
然后杨士奇一句话彻底让朱棣放下心来,“万国来朝,四海归心,多一公,且是黄侯爷这般拥有家国大义的千古人皆,是乃国家之幸也。”
朱棣笑了笑,“那朕着礼部,考究一下,应该给镇西候封个什么公。”
朱棣虽然有自己的考量,但杨士奇确实说得有道理,不杀,还封公,尽管黄昏有蚍蜉义从,看起来对皇权存在威胁,但也就仅仅是个威胁而已。
没有土壤让他造反!
黄昏最好的归宿,并不在大明。
朱棣深呼吸一口气,这一次,老子经受住了考验,那你黄昏封公之后,能否经受得住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