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十国江山风月 > 第285章 称大帅而非主公

第285章 称大帅而非主公

杨骁微微颔首。

显然,范质的对策更加合他的心意。

他旋即站起身,来到一边悬挂着羊皮地图的屏风边上,细细的端详了一番地图,最终把目光定格在了一个“乞伏山”的地名上。

乞伏山,属于贺兰山山脉的北段,抵河之处,在黄河西,从首至尾,有像月形,南北约长五百余里。

山之东,河之西,有平田数千顷,可引水溉灌,如尽收地利,足以赡给军储。

在汉魏时期时候,这里还是鲜卑乞伏氏的发源地,五胡十六国之一“西秦”的龙兴之地。

其战略价值可见一斑。

现在的乞伏山,还作为灵州重要的产粮区以及屏障,定居于此的,多数还是汉人百姓。

“诸位,乞伏山,而今还是兵家必争之地。”

“我军欲绕过黄河,唯有先抢占乞伏山!”

“我意,派一支精骑兵通过乞伏山,直插敌营,配合大军渡河。”

“你们谁愿领兵?”

乞伏山的战略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谁也不敢保证,这个时候,拓拔彦超、李彝殷等党项叛军有没有派兵抢先一步进驻乞伏山。

如果乞伏山真的已经被叛军占领了,前去突袭的汉军精骑兵,岂非是危矣?

饶是如此,杨骁麾下的一众将领们也不是吃素的,丝毫不惧。

“大帅,末将愿往!”

卫峥主动请缨。

现在不论是卫峥也好,高怀德也罢,他们已经在禁军中担任大将,不属于大明军的序列,故而不能把杨骁称之为“主公”,而是“大帅”。

尽管如此,卫峥、高怀德跟杨骁的关系,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好!”

杨骁点了点头道:“卫峥,我只能给你一千精骑兵。”

“你若能顺利通过乞伏山,最迟五日,五日之内,如果见我大军开始渡河,你要立刻率兵向敌营发起突袭!”

“诺!”

卫峥当即领命。

……

另一边。

黄河西岸,党项叛军营寨。

拓拔彦超、李彝殷、石存、乜厮褒等一众叛军首领,也聚集在帅帐中,商议对策。

老谋深算的李彝殷暗暗沉思许久,终于站起身,向拓拔彦超进言道:“盟主,以老夫对杨骁的了解,此人善于用兵,且不会拘泥于兵法,不能以常理置之。”

“我军若是一味地构筑工事,固守河西,反而会落了下乘,还不太稳妥。”

“因此,老夫主张,派一支骑兵先占据乞伏山。”

“有了乞伏山,我大军便进退有据,掌握了主动权。”

“进,可袭扰汉军的粮道,迫使其有断炊之危,乃至于让我军进行反击;退,也能保证汉军进攻灵州,只有强渡黄河一途,未有他法。”

闻听此言,拓拔彦超信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很是赞许。

李彝殷这是想要化被动为主动,拿下乞伏山,党项叛军就是“先驰得点”了。

“诸位,你们谁愿带兵奔赴乞伏山?”

拓拔彦超环视一周,看着在座的党项叛军首领们,问了一句。

然而,石存、乜厮褒等叛军首领,都没有吭声。

带兵前往乞伏山,这多半是吃不讨好的事情。

乞伏山的战略意义何其重要?

万一杨骁派了重兵进攻乞伏山,谁能守得住?

即便是守得住,他们自己的部众也会损失惨重,得不偿失。

这,何苦来哉?

对于他们的小心思,拓拔彦超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这样,如若谁率兵奔赴乞伏山,并把乞伏山守住。战后,我就做主,把乞伏山及其附近的几千顷良田沃野赐给他为领地!”

一听这话,一众党项首领都为之怦然心动。

乜厮褒站起身,朝着拓拔彦超信誓旦旦的道:“盟主,让我去吧!”

“我愿率部进驻乞伏山。有我在,请盟主和诸位放心,汉军绝不会踏过乞伏山半步!”

“好!”

见到乜厮褒愿意率部进驻乞伏山,拓拔彦超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

这时,李彝殷在一旁皱着眉头,又道:“为免夜长梦多,请乜厮褒首领速速发兵几千骑奔赴乞伏山,以免被汉军抢占了先机。”

乜厮褒欣然应允了。

……

乜厮褒领了拓拔彦超的命令后,不敢怠慢,旋即领着三千党项骑兵迅速出发,奔赴乞伏山。

乜厮褒是一個党项大部落的首领,麾下有党项兵万余人。

只是,这一次他要率部进驻乞伏山的话,一下子把所有部众都带上,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因为谁都不敢保证,杨骁有没有派兵奔赴乞伏山……

两日后,乜厮褒带兵抵达了乞伏山的一处高地,正准备通过谷道,进入乞伏山的有利地形构筑防御工事。

不料,在谷道中,他们却是跟汉军发生了遭遇战。

“报——”

一名斥候飞骑而来,向乜厮褒大声禀告道:“首领!不好了!前方谷道发现汉军!”

“有多少人马?”

“暂且不知!”

“再探再报!”

“诺!”

乜厮褒的心情颇为沉重,难道这乞伏山,已经被汉军抢先一步占领了吗?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乜厮褒已经率兵赶到了乞伏山,事到如今,他岂能退缩不前,或者是干脆后撤,把乞伏山丢给汉军?

这时,跟在乜厮褒身后的李光信驱马上前,向他进言道:“乜厮褒首领,我认为现在敌情不明,咱们还是暂避锋芒吧。”

“嗯?李将军,你怕了?”

乜厮褒的眼中闪过一抹凶狠的神色,脸上的横肉更是一颤一颤的,渗人得慌。

李光信愣了一下,旋即颇为迟疑的回答道,“乜厮褒首领,这谷道狭窄,不利于我军骑兵作战,如此深入谷道,恐遭不测。”

“依我看,还不如把谷道让给汉军,咱们撤到谷道之外的旷野上,集中弓箭,射杀从谷道中跑出来的汉军,如此进退有据,方能不失章法。”

“我军可立于不败之地。”

李光信是李彝殷的养子,平夏部李氏出身,自幼熟读兵法,还得到了李彝殷的真传,自然是知道该怎么打仗的。

这一次他跟随乜厮褒出战,还是李彝殷信不过乜厮褒,想让李光信从旁协助,出谋划策。

只是,乜厮褒显然是不会领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