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鬼子是采用壁虎断尾的方式逃跑,以至于八路军根本就没得及合拢包围圈。
这倒是出乎王学新的意料之外。
王学新原本还以为鬼子至少还会撑一撑跨过钢铁厂的鬼子可是有一个师团,以鬼子的自大,他们应该不会担心这么多兵力被包围才对,鬼子会说:“就算八路军所有部队都上来,只怕也围不住这个师团!”
不过想了想,王学新又觉得这实属正常。
首先,是此时的八路军已经与以往的八路军不一样了。
此时的八路军在王学新的装备研发和战术训练下已经焕然一新,不再是以前人均十发子弹时的三枪土八路了。
因此,鬼子会采取这种保守的打法其实也正常。
其次,王学新相信鬼子之所以不敢打,有相当一部份是47的功劳。
战一开打,八路军装备一种新式连发步枪的事肯定瞒不过鬼子如果连这都没搞清楚,鬼子那几千人就算是白死了。
然后冈村宁次就要考虑一点:八路军装备了多少这种连发步枪?
肯定不止一个团,因为几个方向的战场都出现这种步枪
其实只有一个团,只不过王学新把独立团按营为单位拆开了执行任务。
但鬼子不知道这一点,而且由于一个装备连发步枪的营后往往就跟着一个团,因此每个营都能营造出一个加强团的威势。
另一方面,独立团又有五个营。
于是鬼子随便一算,至少就有五个加强团。
五个装备有连发步枪的加强团这战斗力可一点都不比鬼子一个师团差,甚至从现有的战斗来看,应该说是有过之无不及。
更何况,这才只是八路军摆上台面的部队,后续还有预备队吗?
还有多少?
或者是否还有正在训练关键时刻可以随时拉上来作战的部队?
这让鬼子怎么能不怕!
不赶紧突围还留下来等死吗?
于是,在八路军占领钢铁厂不久,鬼子突进八路军防线的部队就像潮水般的从未合拢的包围圈逃了出去。
但部队可以逃出去,装备上的损失却是免不了。
鬼子进去时是开着边三轮、汽车、拖着火炮沿着公路进去的,突围时就不可能再沿着公路把这些东西运出去八路军就算没时间把包围圈合拢,但用迫击炮或是小部队穿插占领沿路的某个高地还是能轻松做到的,实在不行派侦察兵或游击队把路或桥炸断,都能迟滞敌人的行动。
而一旦鬼子要修路造桥,那就再也别想突围了。
因此,鬼子的装备是丢了一地都是,汽车、边三轮,还有两辆坦克。
但鬼子在抛弃它们时都将其炸毁或者引燃了,八路军能得到的也就是一堆废铁。
八路军缴获到的物资除了机场的战机外,就是火炮了鬼子两个炮兵联队遭到八路军突袭,没来及将火炮炸毁就被击溃。
因此这一仗八路军收获颇丰,初步估计可以组建一个“零战”中队再加一个炮兵团。
“团长!”就在王学新看着战报的时候,陈松勇上前问了声:“独立团来电,请求追击鬼子!”
王学新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这个请求,他只回答了四个字:“原地待命!”
另一边的李云龙却急得跳脚,他收到电报时就扯开嗓门吼道:“有他这样打仗的吗?啥叫乘胜追击不懂啊!多好的机会,说不追就不追!”
“老李!”赵刚在一旁劝道:“小东北自有小东北的考虑,咱先不急!人家要是像你想的那么简单,今天还能打下这局面能把部队发展成这样子?”
李云龙马上就吃瘪了。
这家伙不管怼上谁都不会轻易认输,不管有理没理嘴巴上都要争赢,但就是说到小东北才肯认。
原因无它,就是对这个小东北打心眼的服。
李云龙一脸不快的坐回到炕上,闷声闷气的说道:“老赵,你说这小东北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你看看,咱们机场就拿到手了,飞机起降完全不成问题!咱们的战机又比鬼子的好,这不就是有了他一天到晚挂在嘴边的制空权吗?有了制空权,那鬼子的火炮、坦克啥的就嚣张不起来了!再加上咱们还有连发步枪这时不打还啥时打啊?!”
赵刚将手里的文件往李云龙面前一推,说道:“你看看这个!”
李云龙完全没兴趣,瞄一眼就回道:“你说不就成了,看什么看呐?”
赵刚也是拿李云龙没办法,他指着文件上的一个数据说道:“你知道咱们这场仗前后不过两三天,打掉了多少子弹吗?六十万发!”
李云龙一愣,然后难以置信的望向赵刚:“吹牛吧?六六十万发!”
“老李!”赵刚无奈的说:“你想想,咱们部队三千多人,装备了将近三千把连发步枪,每人要是用200发子弹,你说得用多少?”
李云龙算了好一会儿也没算清楚,只能愣愣的望向赵刚。
赵刚手指在文件上敲了敲,说道:“还不就是六十万发了?”
这倒是让李云龙没想到的,六十万发子弹听起来是个很大的数字,但平均到三千多人的一个团里,每人也就200发子弹,这子弹量给连发步枪打,也就是七八个弹匣吧,这可算不了什么。
<“s“r“
接着赵刚又解释道:
“老李,咱们这连发步枪,虽说火力勐射程又远,各方面都十分优秀,但缺点就是子弹打得快啊!”
“你想想,咱们从毛熊那买的子弹全部才只有一百万发,这一仗打完就去了六十万发,还能追得下去吗?”
“咱们要是真追下去,能打多久呢?”
“一天还是两天?等我们把子弹全打完了,那连发步枪是不是就成了烧火棍了?那是不是就是鬼子反攻的时候了?”
李云龙“哦”了一声,心下暗道,难怪小东北那家伙不追,感情是因为子弹的原因。
看来,这家伙从一开始就是打算先稳住阵脚再做下一步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