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先生,您要的报纸来了。”东方港十月大道的英国大使馆内,新任英格兰王国驻东岸大使刚刚吃完早餐,仆人便按照他的习惯,将昨天购来的报刊杂志送了过来。报刊杂志都是近期出版的,涵盖各个领域,可以说市面上能买的都买来了,由此可见英国人搜寻东岸信息的力度还是很大的。
约翰斯科特是去年年底刚刚上任的,原本的驻东岸大使回国担任一家由化学工业投资者组成的委员会的顾问。化学工业,在英格兰还是一个新鲜名词,但在东岸却已经慢慢发展了很多年了。他们可以通过不断改进的生产线以令人吃惊的低成本生产硫酸、盐酸、纯碱等市场需求量很大的化工产品,同时还能分离煤焦油中的许多成分,甚至就连宝贵的硫都能回收一部分,技术确实已经到了令英格兰人需要仰望的程度。
英格兰人成立的这家委员会共由二十多位大大小小的投资商组成,先期筹集了大概十五万镑的资金,打算仿效东岸人,建立规模化的纯碱生产工厂。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英格兰人看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处,尤其是纯碱的工业化生产,需要海量的资金进行研发,单靠任何一位个人投资者可能有些吃力,因此不如集结众人的力量,集中进行攻关。如果产生了成果,那么按各人的投资比例分享收益就是了。
其实,英格兰人也明白,像东岸那样由政府牵头组织,成立一个产业发展基金,对各种新产业进行指导和投资,似乎才是最靠谱的。但这事在东岸行得通,在英格兰却决计行不通!商人们才联合起来压制住王室没多少年,怎么可能又将其放出来呢?要知道,这种事情可是会极大强化王室权威和影响力的,是这些阔佬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他们宁愿由他们控制的国会拨款来成立这种产业基金,但代表其他行业的议员们肯定不会同意。理由也很简单,凭什么我一个建筑商人出钱来帮你发展化工产业?
所以,这是制度的缺陷,在目前看来是无解的。现今的英格兰国会,完全就是一帮抱团取暖的商人或下级贵族们的集合体,大家在对付王室上面达成了共识,因为这事关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但如果说具体发展某一项产业,并且还为此在全国范围内征税,这就有的扯皮了,大概率无法通过。
说来说去,还是得自己想办法!由相关利益方自己成立协会,自己组织资金,自己进行研发,成果自然也是相关投资者自己分享了。
约翰斯科特将手头的报刊杂志归了一些类。他没有先看经济和商业方面的新闻,而是首先选择政治领域的报道。他坚持认为,东岸的强大在于其体制,而不是技术。比如他们可以以国家财力为后盾,扶持一大帮企业的发展,或给予补贴,或减免税收,或提供技术援助,总之手段很多,企业的技术攻关速度也很快。再比如,他们和英格兰一样有一个贵族议院,但执行这个议院意志的却是一个九人集体,遇事表决简单多数即可通过,非常高效。
英格兰在这些方面就不行了。他们国会一般不开,平日里阔佬议员们在各地忙着自己的生意,只有遇到大事时才会聚集一堂,开会讨论。而英格兰至今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财政及税收制度,政府只能收到少得可怜的一点税收,用于维持公务员及少量军队的运转。一旦没钱了,再向国会求助,或者临时开征某税,或者由议员们以“援助金”的名义摊派出钱,可以说是公私不分,非常粗疏当然议员们对此也无所谓,他们平时也不缴什么税,国家本来就是他们的玩具,有事时出点钱也很正常,反正过后还能大把赚钱。
约翰科特本来觉得这没什么,因为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这样的,联合省因为战争发债加税,中国的大明也有“辽饷”这种临时性税收。但在看了东岸成熟的征税体系后,他真的很受震动,他们对全国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考虑到民众的生活,然后进行征税。税种也非常科学,征税人员数量庞大,文职的、武装的都有,偏偏成本不算高,这可能得益于他们对社会的控制比较严密吧。
现在斯科特在认真思考怎么把东岸的制度移植到英格兰,哪怕一部分也可以。但他的朋友警告他,东岸的文化与英格兰不同,他们是削弱个人权利以谋求更大的集体利益,这在英格兰行不通。刚刚经历了光荣革命没几年的议员们就像惊弓之鸟一样,任何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和大政府的举措都会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比如海峡对岸的路易十四关闭巴黎高等法院,无论大事小事一言而决的作风就被他们骂了很多年,因为他们害怕英格兰的王室家族也这么做,那样他们可能小命不保。
约翰斯科特虽然是国会议员,在他对王室并没有意见,从这个角度而言,他倒像是国会里的一个另类了。他接受了朋友的警告,重新思考起了英格兰的政治改革。既然加强王室权力不行,那么设立一个代表国会和众大臣的职务,由他来领导英格兰前进,是不是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呢?这个职务的名字可以叫做“首相”,由他负责组织政府,对国会负责,对国王保持一定的尊敬,这样或许会更好?斯科特叼着烟斗,打算将这些想法记下来,回头派人送回国内,看看能不能实行。
看完了政治部分的新闻后,斯科特稍事休息了会,然后捡了一份有关工业方面的杂志看看。这份杂志本期的主题是有关发电和供电的,斯科特非常感兴趣。电这种东西,在如今的东岸已经不是秘密,很多人都在谈论它,有的褒有的贬,但官方媒体大多对此持正面看法,这让斯科特敏锐地意识到,也许东岸人要掀起一场电力革命了。
只是他还有些不解,现在蒸汽机的效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创造的价值无与伦比,就连英格兰都在将其引入工业生产领域之中,欧陆其他国家也在或快或慢地跟上,那么作为蒸汽机领域的先驱国家,东岸人真的愿意舍弃国内那遍布各个角落的总计数十万匹马力的蒸汽机,转而发展电力吗?这不仅仅是替换蒸汽机的问题,还包括很多传动装置,生产线可能也要改,生产习惯也要适应,替换成本并不低。而且,那些锅炉房怎么办?沿途设置的加煤站及运输煤炭的系统会有很多人失业吧,这些人的生活怎么安排?更别说,虽然斯科特不了解,但他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得知,能够稳定供应电力的基础设施其成本肯定也不低吧?全国范围内到底要建多少个发电站呢?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蒸汽机此时还处于上升期,剩余价值远还没有到被榨取干净的地步啊!
唯一的解释,就是电力可能比汽力优越太多,因此即便有着巨大的替换成本,东岸人也会进行下去。当然这个替换的过程肯定是较为缓慢的,东岸政府会找出一个最佳的时间平衡点,以坚固各方面的利益。但不论如何,形势已经很明显了,电力比汽力优越,东岸人最终会完成电力革命,这让斯科特有些郁闷。
看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后,斯科特有些烦闷,便起身穿好衣服,带了两名随从,到大使馆对面的一家茶馆坐坐。茶这种东西,在东岸很常见,饮用的人也很多。其最著名的高山流水茶馆,由东岸餐饮娱乐业巨子徐浩掌控,在全国开了足足几十家分店,是一家著名的中端品牌,面向的客户群也主要是东岸日渐崛起的中产阶级。这些人兜里有几个钱,不屑于去低端的大茶铺,也去不起那些专为有钱人服务的高端私家茶馆,因此只能去高山流水这种连锁茶馆消费了。
不过说真的,高山流水知名度还是可以的,因为就连伦敦,如今都已经有了一家了。一堆堆的上流社会人士在斯科特看来,那些都是做生意暴富了的新贵,没什么底蕴到这里来消费,仿佛沾上了东岸他们就能变得更加高贵似的,这让他很不喜。
今天他去的茶馆就是高山流水茶馆,里面人还不少,且让他看见了熟人,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何塞罗德里格斯。这位罗德里格斯家族的主要成员最近一直很忙,据说他一直在和东岸政府交涉,以处理他手头那庞大的农田和牧场。东岸法律规定一百亩是个人拥有耕地的上限,何塞他们家族拥有的土地何止几万亩,牧场面积更是大到没边,因此双方正在协商一个收购价格肯定不会高。
何塞罗德里格斯苦恼的自然不是土地要被政府买走,这一点他其实早就有心理准备了,他真正为难的是拿到补偿款后,到底做什么去。他曾经想过回西班牙创办企业,但家族在马德里和塞维利亚开办的两家生产蒸汽机的厂子先后破产之后,他就熄了这个念头。斯科特之所以知道这件事,是因为当初他们卖出的蒸汽机老出故障,于是便从伦敦聘请了几位技师帮忙修理,斯科特有幸参与,因此知晓了。
不过听说罗德里格斯家族最近准备开办纺织厂,使用英国的蒸汽机和东岸的纺织机械,地点就设在加利西亚地区,以就近采购羊毛和减少运输成本。对于此,约翰斯科特不是很看好,因为西班牙的人工费用实在太高了,物价水平也比英格兰高,大概率竞争不过英国纺织品。更不用说西班牙现在基本没什么关税,东岸人的纺织品也可以敞开进入了,这家纺织厂的前景注定是十分暗淡的。
这就是产业压制的悲哀!斯科特突然想起了英格兰的皮革制造业,也是在东岸商品的冲击下最终慢慢沉寂以至于只能在本土艰难求存的吧。鞣制皮革需要的化学品、生皮原材料、生产皮革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设备,几乎每一样英国人都不占优势,以至于他们在牛皮、羊皮皮具市场上全线溃败,且由于和东岸人的协议,也不敢随意加征关税,最终弄得苦不堪言。
约翰斯科特觉得,英格兰甚至是其他欧陆国家的工业想要崛起,就必须解决上述问题。而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其实也就一样,那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机械技术水平。尤其是那蒸汽机的制造水平,必须进一步提高,也必须加快普及速度。想想英格兰现在全国不过几千匹马力的蒸汽机动力,斯科特就觉得这个问题愈发严峻,迫切需要尽快解决了。
只是,现在东岸人都在想着要发展电力了,这蒸汽机真的能代表未来吗?斯科特内心之中觉得是否定的,但也没有任何解决办法。他们连蒸汽机都玩得磕磕绊绊的,又有什么资格玩更加先进的电力呢?现在全英格兰,懂电这种东西,知道一点概念,会玩一些小把戏的,加起来有十个人吗?这样薄弱的技术基础,想做点事情真的太难了,想到这里就让人觉得泄气,产业被东岸人全方位压制的情形,可能还要持续很多年呢。
喝完一杯茶后,约翰斯科特本打算去与何塞打个招呼,但看到对方忧心忡忡,神思不属的,他明智地没有去打扰,而是独自结账默默走人。马德里的卡洛斯二世身体状况不佳,这是整个欧洲都知道的事情,未来英格兰与西班牙的关系如何还很难说呢,搞不好就要爆发战争依照英格兰对法兰西的仇视程度,一旦路易十四控制了西班牙,那么英国只能与维也纳的哈布斯堡家族站在一起,发生战争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作为一名外交官,这个时候很显然应该更加谨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