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n>
赖歇瑙瞪大一双眼睛望着曼施坦因。
“你是说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渡过第聂伯河继续进攻?”赖歇瑙问。
“是的!”曼施坦因点了点头。
“就算我们能够凭着缴获的物资补给,但要知道我们后方存在一个西南方面军!”赖歇瑙指着地图说:“他们随时都可以从后方夹击我军或是往乌克兰西部发起反攻!”
“他们不会的!”曼施坦因说。
“为什么?”
“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补给!”说着,曼施坦因就指着地图解释道:“俄国人有三条补给线,一条是通过第聂伯河运输、一条是公路还有一条是铁路!但三条补给线全都来自黑海,只要我们加强对黑海封锁,俄国人的补给就会十分困难。另外,是我们把游击队利用起来的时候了!”
“乌克兰游击队?”
“是的!”曼施坦因点了点头:“乌克兰游击队,他们是乌克兰人,这一点具有先天优势……只要给他们炸药和地雷,他们就能把地雷和炸药装在公路和铁路上,给他们水雷,他们就能把它布在第聂伯河里。只要我们最大限度的压缩俄军的补给,那么这支西南方面军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发起进攻,不管是哪个方向的!”
顿了下,曼施坦因又接着说道:“而我们的部队……第1装甲集群和第2装甲集群已成功会师,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军队可以安全的沿着装甲集群打开的通道北移……”
说着曼施坦因就将手指点在了莫斯科上。
赖歇瑙很快就明白了,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将配合中央集团军群包围莫斯科。
曼施坦因这想法是有道理的,古德里安就一直不赞成中央集团军分兵包围基辅。
因为古德里安看得很清楚,包围基辅虽然有可能取得很大的战果,但却背离了中央集团军群的战略目标……莫斯科。
其它的不说,在战场上临时改变战前定下的战略目标是用兵大忌,这也是古德里安紧急飞往柏林试图说服希特勒的原因之一。
现代许多军事学家认为,德军之所以无法成功占领莫斯科就是因为包抄基辅……包抄基辅对德军来说在战术上是胜利了,但在战略上却是一种失败,因为它浪费了中央集团军群进攻莫斯科的宝贵时间。
另一种说法,是如果南方集团军群没能攻下基辅则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就暴露在苏西南方面军下。
这说法并不成立。
首先是西南方面军抵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下已是苦苦支撑,根本就无力分兵对另一个方向发起进攻。
其次,此时的德军最担心的不是苏军的机动作战……德军有更先进的坦克、占据制空权,更先进的战术和素质,在野外机动作战一个装甲集群就能轻松的击溃苏军一个方面军,甚至还出现一百余辆坦克击败一千辆坦克的战例。
德军怕的是他们绕不过去必须攻克的坚城,北方的列宁格勒、中间的莫斯科,南方的基辅。
这些坚城面积大可以驻扎庞大的军队可攻可守,一旦绕过其后勤补给线就很容易被切断,于是只能一板一眼的进攻。
这种传统的攻防战恰恰不是德军擅长的,所以历史上的德军屡屡在攻城时受挫:列宁格勒是这样,莫斯科是这样,斯大林格勒也是这样。
基辅则是用一个大包围才拿下。
所以,如果苏军从基辅进攻中央集团军恰恰是德军所希望的……就怕你不出城,出城就要你命。
古德里安很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完全没有把基辅上百万苏军放在眼里。
这种看法显然是正确的,因为即便是经过改进战术和通讯的第9军,也必须得依靠雨天才能出击,而且打的大多数还是罗马尼亚军及后勤部队,随便碰到一支德军步兵师都打得很吃力。
如果德军在第聂伯河西岸还有一支装甲师只怕苏机械化第9军都要吃不了兜着走,更别提什么反包围了。
从这方面来说,巴巴罗萨计划恰恰是毁在自以为是军事天才的希特勒手里,如果不是他遥控指挥的话,很可能会是不一样的结果。
不过现在似乎给了德军一个机会。
“那么……”赖歇瑙提出了与元首一样的问题:“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怎么办?”
“我们需要担心这个吗?”曼施坦因指着地图回答:“普里皮亚特沼泽从布列斯特一直延伸至基辅以北,如果我们再在基辅北段第聂伯河一带沿河筑防,就可以与沼泽连成一体形成一道防线!到时就是以逸待劳改由苏联人对我们的防线发起进攻了!”
赖歇瑙闻言不由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普里皮亚特沼泽绵延600公里,再加上基辅北面的第聂伯河是由西往东的,的确可以连成一道防线。
至于兵力的问题……南方集团军群主力如果都调往中部了,当然足够防守。
最重要的一点是,赖歇瑙作为第6集团军司令,他一路指挥着部队打到这里,经验告诉他俄国人的防守或许可以,进攻战却是一塌糊涂……他们往往只会冲锋、冲锋再冲锋,不计代价不惜伤亡的驱赶着士兵往前冲,而且基本没有协同。
当然,那支机械化第9军除外。
“我赞同你的想法,将军!”赖歇瑙说:“但是我必须把它向元首报告征得他的同意!”
“当然!”曼施坦因回答:“我相信他会同意的,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曼施坦因没有猜错。
当赖歇瑙将计划发到柏林后,希特勒虽然对它不是很满意……此时他的脑袋还是一个劲的想要围歼基辅的上百万苏军。
但是左想右想,发现围歼基辅的苏军并不现实,就算能做到也需要更多的时间,而时间恰恰是德军所没有的。
于是,最终希特勒只能回了一个电报:“一切按该计划进行,我相信我们会在另一个战场将基辅的失败赢回来!”
</n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