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下旬,回到国内的孟谦翻开最近的国内新闻基本都在谈华夏制造2025的事情。
作为华夏实施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华夏制造2025显然成为了接下去华夏科技企业的风向标。
而月底的第八届大风全球开发者大会,主题直接就用了新技术时代。
大会第一天的重点是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以操作系统和芯片为根基,大力推动多个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
上午,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作为大风集团的王牌技术,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开场节目。
而上午的第一场主演讲,是由沈林带来的人工智能第三阶段解读以及大风集团的新智能产品发布。
“人工智能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智能机器进入家庭和社会,也就是我们的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开始普及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智能机器代替人类进行作业,也就是现在越来越普及的智能工业,智能物流,也正是在这个第二阶段,人工智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争议,因为大家都在谈论两个问题,人工智能抢走了人类的工作,人工智能将毁灭世界。
最近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出来预测人工智能未来对人类工作的替代性,甚至有人说到了2030年人工智能会替代全球90%以上的工作。
我们不知道他们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至少站在我们的角度,我们不认可这种说法。”
沈林直接摆明了否定态度并给大家看了一个数据,“我们不认可这个观点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片面性,人工智能确实取代了不少工作,但人工智能也创造了很多岗位。
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5年之间,人工智能在华夏创造了500万的直接就业岗位,目前光是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缺口就超过了80万。
我相信这个时候肯定有人会说,人工智能取代的都是底层的工作,但创造的都是高端人才岗位。
我只能说大家想多了,其实外卖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产物,没有大数据的支撑,我们做不出现在这样的外卖市场。
另外,大家多少有点太看得起人工智能了,这也是我们反对那些说法的第二个原因。”
PPT翻页,大屏幕上出现了两个概念,“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
强人工智能也分两种,一种是类人智能,机器可以拥有跟人类一样的思考模式和思考能力,目前的技术水平距离这个目的不亚于突破光速的难度。
另一种是非类人智能,即机器产生了和人完全不一样的知觉和意识,使用和人完全不一样的推理方式,这也是目前很多企业的研发重点,现在的技术水平跟这个目标的差距也基本等同于去火星建一个家园了。
也许未来技术会高速爆发在几十年内就让我们实现强人工智能,但至少目前来说,差距还太大。
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毫无疑问属于弱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其实是存在很多缺陷的,就比如在数据容错度很低甚至不允许容错的领域,弱人工智能就会变成大家口中的人工智障。
如果说人类会毁灭在这样的人工智障手里,那也算是毁灭的活该了。”
现场出现了掌声和笑声,大风集团聊未来也喜欢画饼,但聊技术大多数时候还是比较有一说一的,这也是大众很喜欢大风集团这家公司的一个原因。
不像现在欧米一些国家的企业反而一天到晚都在炒作强人工智能,最后一次次被打脸发现都是虚假宣传,给大众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和负面引导。
“我们不止一次的提到过,现在的人工智能,也就是弱人工智能,真正的定位就是一个辅助。
而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正从辅助的角色逐渐转向另一个角色,那就是合作伙伴。
现在的人工智能最大的价值体现也正是在于跟人类的合作,这就是我们认为的人工智能第三阶段,智能机器和人类协作阶段。
我们来看几个我们公司内部的实际案例,这是大风材料一个关于电池材料的研发小组,这个小组在对电池材料进行研发的时候建立了一套材料模型,同时,研发小组使用了人工智能进行协同工作。
材料专业的朋友都知道材料学吃天赋和经验这句话,而天赋这个东西,是弱人工智能不具备的,而经验,又是人类无法跟人工智能对抗的。
在整个协同工作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和我们的研发人员互相互补,人工智能专注于人类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大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而人类则负责解决人工智能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对深度风险的决策,对敏感信息的感知。
那么这样的协作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依然是用数据说话,我们的项目负责人表示,在跟人工智能合作的这个过程中,整个材料研发的效率提升了50%,研发投入节省超30%,试验精确性提升70%,极大的推动了大家的研发工作。”
紧接着,沈林又依次介绍了另外几个合作项目,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合作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投入,提升了结果准确性。
“弱人工智能虽然弱,但在这几年已然有了明显的技术升级,在过去,算法的不足使得我们只能将人工智能附加在一些特定的产品上。
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具备了作为人类合作伙伴这样一个角色的能力,在这样的技术背景和技术趋势之下,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的第三阶段可以拉开帷幕了。
而在大幕拉开之际,我们想要发布一个全新的产品,或者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我刚才介绍的这几个项目都有一个共通点,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研发的项目。
人工智能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应该会让人联想到电脑刚刚出现的时候,那个时候电脑基本是为企业和官府服务的,电脑的计算能力并没有真正服务于每一个用户。
直到PC,也就是个人电脑时代的来临,所以我们会不自觉的思考这个问题,人工智能是不是也能像个人电脑一样,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这一技术成果。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的手机上不都有手机智能语音助手么?
我这样类比大家应该就能理解,对比与电脑,目前我们手机里的智能语音助手就像是一个计算器。
它让我们从算盘进化到了计算器,但现在,我们要让计算器进化到个人电脑。
也就是一个更为强大的个人智能助手。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推出的产品:PA,个人人工智能,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付费使用到更强大的人工智能。”
现场出现了一片惊呼声,这个产品大风集团保密工作做的很好,之前根本没有半点透露,突然的出现给到了大众震撼感,“个人人工智能到底怎么用,怎么获取,我们来看一下。
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已经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比如我们的文档,现在都有智能排版,智能筛查等功能。
但所有这些产品的智能性都有一个问题就是独立性,你在我们wind上面编辑的文档跟在WPS上面编辑的文档是独立的,这个数据是不互通的。
而使用个人人工智能之后,我们可以将所有独立的数据集中在我们的个人人工智能数据库之中,形成一个属于我们个人的大数据库。
这是第一步,之后,我们的个人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用户指令进行对应的数据处理分析,比如你把你所有的工作数据引入到你的个人大数据库之中,然后你的个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你推算出一个更为合理的工作计划表。
同时你的个人人工智能是跟外部数据对接的,比如你要学习某个知识,你的学习数据是一个属于你的个人大数据库,外部学习数据属于外部大数据,个人人工智可以通过对接两边数据来起到更好的学习助力效果。
可以说第二步是需要人和人工智能高度协作的一个过程,这里涉及到数据的全面性,参数的设置,需求的确认等等。
而第三步,就是个人人工智能的主动性,我们对人工智能的一个期待就是它的预判能力,也就是主动性,而不是永远被动的等待我们输入指令。
当个人人工智能跟用户有了长时间的合作之后,是可以帮助做一些主动预判的,比如我们在实验中看到了一个让我们非常激动的场景。
我们的实验对象跟别人约好了6点见面吃饭,他把这个事情记在了行程表上,结果因为工作忽略了时间又没开闹钟,人工智能到了5点主动根据他的定位和见面位置等信息进行了一次主动提醒。
所以这也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的有一个区别,它是需要训练的,越训练,它跟你的合作会越顺畅,主动性被激发的可能会越大。
而我们在做的,就是把这样的人工智能带给每一个个人用户。
所以获取个人人工智能的方式很简单,就像企业购买云服务一样,只要你拥有一个可以连接云端的设备,手机电脑平板都可以,根据你的个人需求,通过云端购买我们的个人人工智能,包月包年都可以。
而且如果有一天你不想再用,你所有的历史数据我们都会进行封闭保持,没有人有权侵犯或者查看,你什么时候又想用了,直接续费就可以。
当然,作为又一个颠覆性的技术,前期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就像4G刚出的时候会有信号不稳定等情况。
我们不想在发布会上把产品吹的多么成熟,但这一定会是一场有趣的技术颠覆,我们欢迎大家跟我们一起来见证又一个新技术时代的来临。
个人人工智能,将于今年年底开始发售。”
沈林把丑话说在前面,是因为前期确实肯定会有问题,这也是大风集团一贯的作风,新技术不做绝对的保证,但这并不会影响用户对新技术的追捧。
又是一个全世界只有大风集团能做的技术,为第八届大风全球开发者大会开了一个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