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重写科技格局 > 第九章 架构师

第九章 架构师

有了自己的电脑,孟谦跟阿里那边打了声招呼,后面三天都没去公司,先在家里把系统设计的事情搞定。

三天后,当孟谦把自己的系统设计方案拿到李琦面前的时候,李琦陷入了久久的沉默,就像孟谦猜测的那样,李琦关于这个CRM系统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当他拿到孟谦这份系统设计的时候,他感受到了最直观的一个特点,简洁。

作为有技术背景的李琦,对这套设计中展现出来的简洁赞叹不已,编程本身就是一个繁琐的事情,特别是在这个年代,李琦太清楚让程序简洁下来是多少程序员追求的方向。

编程不是写小说,不是写个几百万行的鸿篇代码就牛逼,如果有可能用几百行代码代替几十万行代码的功能,没有程序员会拒绝这种便捷。孟谦的这套设计就像是在一片泥潭中看到的一股清泉,让人心生舒适感。

“孟先生,你的这种设计思路是从里学来的?”虽然觉得有点不合适,但李琦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

“多学多看多总结。”孟谦随意的应付了一句,他对自己的设计水平有大概的概念,在国内确实算得上是略有一些超前,但拿到技术领先的西方,也不至于多么亮眼。

跟那些动不动十岁考博士,十二岁搞核反应的天才们比,自己这点超常发挥算不了什么,只要能把自己的行为控制在天才可解释的范围内,问题都不大。

而且只有重生挂的自己,其实也很难突破天才的范畴。

“哦对了,李总,你们以后都不要叫我孟先生了,我总感觉听着怪怪的,你们叫我小孟就好了。”

孟谦突然提到这个点,把李琦的思绪打断了一下,等他再回到之前的情绪之中,突然也不知道继续问什么了。

其实李琦出于好奇心还是忍不住稍微去调查了一下孟谦,孟谦的过去自然是显得很平淡,但好在他也算个学霸,好歹考上了仅次于清华燕大的江大,这就让李琦对他的天才多少更能接受一点。

毕竟现在的华夏教育嘛...大学前天赋被压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突然觉得多问也不太好,李琦便把心思压在心里了,“走吧,我们去跟技术部的同事沟通一下。”

系统是孟谦设计的,讲解自然也是由他亲自上,演讲是一个成熟架构师的必备素养,去讲解这样一个相对简单的CRM系统架构对孟谦来说没什么压力。

听完了孟谦的演讲,技术部的程序员们同样对他的系统设计能力给出了高度赞美以及疑惑。

成熟的架构师,可不仅仅是能力问题,还有经验问题,为什么孟谦给人一种经验丰富的感觉?

几个跟李琦相熟的人偷偷看了一眼李琦,后者用眼神示意他们不要多问。

关于孟谦身上的秘密,李琦自然也很感兴趣,但有些东西不能过于迫不及待,只怕会引起一些不好的后果。

了解了孟谦的设计理念之后就直接到了安排工作的环节,大家根据各自的模块开始敲代码,阿里CRM系统的开发就这样开始了。

后面几天除了回校应付了一次考试,其他时间孟谦都在阿里这边呆着。

说起考试,孟谦这一世怕是不可能像前世一样还能拿奖学金了,怕是搞不好还得中途辍学。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在阿里泡着的这几天,孟谦一直跟程序员们在一起对接整个项目的进度。

而他的这种行为让程序员们对孟谦有了新的认识,关于这种新的认识不得不提一下华夏特色架构师。

就从后世的大环境来说,国内大部分架构师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跟程序员之间的脱节,架构师更多的只是承担了一个设计层面的工作,设计完之后就扔给下面的程序员去搞了,自己只要盯着时间线定时检查进度好像就可以了。

然而这种脱离式的架构师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因为对于架构师来说,你如果只是把东西设计出来,后面就不管了,最后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会有问题的,而且在编程的过程中也会不断的冒出来各种麻烦,这些麻烦根本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

架构师只有在设计完之后始终紧跟项目进度,不一定说非要自己亲自去参与编程工作,但至少应该对编程工作的情况了然于胸并且随时与程序员沟通设计理念,沟通问题处理,在不可实现的一些技术上及时与需求方沟通修改,这样开发出来的东西才会更好。

但为什么大部分架构师好像都不太乐意去这样做呢?主要两个原因,第一是架构师和程序员从学习端就被分割成了两个岗位,学习的重点和方向完全不一样,国内早期根本没什么架构师,后面一下子出现了大量的架构师岗位缺口。

而且这个缺口很多都不是来自BAT这些有实力的科研企业,可能就是一个总投资不过50万,团队不过五个人的创业公司,这些企业招聘的架构师中很多是怎么来的呢,大家可以大胆想象一下。

0基础,三个月,包工作...

其实像孟谦这样从程序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熬个十多年慢慢走向架构师的人,比例并不高。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小企业也想要孟谦这样的架构师,可是招不到,只能在那一批架构师中碰运气。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市场环境,对于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很难有像样的大项目,所以他们给架构师发工资自然都是按项目来的,也就是说你接一个项目就拿一笔提成,你有本事接十个项目你就拿十笔提成。

对于这些企业的架构师来说,老子打工的目的是赚钱,最后做出来的东西,能用就完了,客户不满意让销售去沟通,架构师更多的精力肯定都放在接项目上去了,哪有功夫去盯项目,盯项目又不多给钱。

然后大环境慢慢变成这样之后,客户也不得不去适应,好像不管找什么企业都这样,BAT这样的企业又高攀不起,那就这样吧,只要最后做出来的东西能用,跟一开始的设计有点区别就有点区别吧。

不接触这个行业的人如果对这个现象感受不太直观的话,换一个例子就很好理解了,谁家里装修出来的房子跟一开始设计师给你的设计图是一样的?

能有一半一样都谢天谢地了...

设计师只管把设计图做出来让你看爽了签单,后面装修师傅开始动工的时候就是一大堆问题,三天两头给你打电话改动,等到最后房子验收一看,咦,这尼玛跟我当初看的设计图是一个东西?

然后,钱都付了,装修都装修好了,住也能住,中间又有销售人员一点点的“循循善诱”,怎么办呢?还能怎么办,就这样呗...

因为对设计岗的人来说,都是拿单子提成的,在人人向钱看的时代,怎么赚钱怎么来呗。

再回首这两个原因,其实就是相辅相成的恶性循环。

然而,即便包括支付宝架构师冯大辉在内的一大批业内大拿都曾在公开场指出过这个问题。

无奈市场经济时代,要有多大的改变,很难。

不过关于这个问题,也没必要盲目的崇拜国外的匠心精神,孟谦以前也有一段时间以为国外的架构师很有匠心精神,做一个项目就好好做一个项目,后来他时不时去西方出差才发现,人家也是没办法,因为他们有他们的市场环境。

西方的架构师就算想多接几个单子,下面也没有人给他干活,因为没有人愿意加班,在西方一些国家,你甚至都很难找到外包公司,不像华夏,各行各业都是外包公司,到处都是廉价劳动力,你只要有单子,就不怕没人干活。

西方很多所谓终其一生干一件事的匠心精神,其实只是因为不知道干什么,市场竞争又不像华夏这么大,干着干着也就干一辈子了...

当然,真正有匠心精神的人也是有的,但华夏也不乏这样的人,只不过更多在一些大家不这么关注的领域罢了。

所以孟谦一直自称自己是一个运气比较好的架构师,因为他不需要不停的去接项目,他只需要负责把最核心的一两个项目盯好就行,当然,这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事情,如果自己那家企业不是这样的,孟谦压根也不会去。

对孟谦来说,他对项目本身的兴趣度和关注度是更高的。

借助这样的背景,使得孟谦在这几天跟阿里这几个程序员一起赶项目进度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他卓越的调控能力,细节把握能力,项目分解能力,人员规划能力等等。

这让原本只是把孟谦当天才看的众人对孟谦的欣赏和尊敬更多了一分,一开始在大家看来,就孟谦这个年龄,他能搞出一个这么优秀的设计,是因为他有这方面的天赋。

这就好比有些写书很有天赋的人,不需要看太多的书,就是观察生活然后有感而发写一写就能成为大作家,这是天赋,羡慕不来的。

可是孟谦在编程上扎实的基础和对项目强大的把控能力让大家觉得他不仅仅只是天才这么简单,他好像真的很有经验,这就意味着,他在这个领域里一定投入了很多精力,再考虑到他这个年龄,在大家看来他一定很努力。

不管是哪个时代,大家羡慕天才,更尊重努力,而努力的天才,则最让人敬佩,也最让人望其项背。

大家对孟谦的称呼,也从一开始的小孟,变成了现在的小孟哥。

项目开始后的第九天,孟谦需要回校两天参加考试,这一天的上午,李琦急匆匆的跑进马沄的办公室,“老马,瀛海威要见孟谦?”

“嗯,听说是的。”马沄看起来淡定很多。

李琦看似好像有些不满,“这事你怎么不早跟我说啊?”

“我这不出差了两天嘛,不是,孟谦会见其他人我们早就猜到了,你反应这么大干嘛?”

李琦这才坐下,摆了摆手,一副你不懂的意思,“我跟你说,这个孟谦,每天都能给我带来惊喜,我觉得他不是天才,他丫的是个鬼才,不管是眼光,魄力,技术,性格,无可挑剔,你不懂技术你不明白,不是我夸张,他要是早出生四十年,可能没比尔盖茨什么事了。”

“呦,这才多久的时间啊就捧的这么高了?之前不是你说让我防着他么?”马沄调侃道。

“防确实还是的防着,但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往别人家跑啊,这可是我们先发现的宝贝,平心而论,在之前那个情况下,一年给出50万顾问费,全华夏有几家企业能做得到?”

“话也不能这么说,我们其实也没这么有魄力,按合同规定,如果他做的系统达不到基本考核标准,我们是要追回那十万的。”

“嘿,老马,你今天怎么回事?”李琦一脸不乐意,“您老这是看不惯孟谦呢还是看不惯我呢?”

“你可别冤枉我,我很欣赏孟谦,你以为我不想这样的人才进入阿里?但你自己好好考虑一下,如果孟谦真的是一个技术端的超级天才,我们现在能给他什么?为他开创一个研究院么?你来出这个钱?”

马沄戏谑的表情逐渐严肃起来,“就像你说的,我不懂技术,孟谦最早吸引我的,是他对互联网的见地,甚至说的玄乎一点,是他的人格魅力,我觉得很对味。

但正是你这两天天天给我念叨他的才华,才把我拉回了现实,让我意识到他就是一个技术天才,所以我们现在能给他带去什么呢?

从公司短期发展规划来看,现在这样的合作方式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至于未来,我相信我们会有孟谦发挥才华的位置。”

听马沄说完,李琦其实内心很理解,因为他跟马沄有着同样的心路历程,刚接触的孟谦的时候,觉得这是个有技术又有点运营能力的人才,搞不好还是个天才,阿里虽然不是技术公司,但至少网络安全,网站优化,内部系统什么的也需要有人来搞,自然起了招募孟谦的想法。

甚至马沄还有过看看能不能挖掘一下孟谦的运营天赋这个想法。但这段时间当孟谦实打实开始展现实力之后,马沄和李琦都意识到孟谦的能力一直在超出他们的预估。

马沄之所以提及按合同要求孟谦要是系统做的不好要追回10万的这个事情,也是在提醒李琦,之前两人其实都没有像现在这么看好孟谦。

但当现在看到孟谦更多的实力后,马沄认为把孟谦招募进来,反而是对天才的一种浪费,这是马沄的胸襟,李琦内心是认可并尊重的,但李琦就是很不甘心,“可到了未来,孟谦可能早就是别人家的了。”

“所以我想到了一个最好的对策。”

“什么对策?”李琦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起来。

“顺其自然。”

“你大爷!”李琦白了马沄一样,“老马,要不咱干脆真搞个技术部,我把孟谦拉进来,再去好好找个团队?”

马沄正在倒茶的手一顿,“李琦,我找你来是干嘛的你不会忘了吧?真把自己当技术人员了?你可别把我对你的期待变成泡沫啊,把注意力给我集中起来。”

“哎。”李琦长叹一声,往椅子上靠了靠,“我知道我知道,我就是真觉得可惜...”

马沄把泡好的一杯茶递给李琦,“强扭的瓜不甜,再说了,人和人之间又不是只有雇佣关系。”

李琦看了看马沄,突然一拍大腿,“对啊!”

马沄,“???”

看着李琦有点上头的表情,马沄感觉这家伙好像对自己的说的话...有什么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