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 第203章 皇兄为何不同意?

第203章 皇兄为何不同意?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第203章皇兄为何不同意?

真正的分封。

始皇帝心中陡然一惊,连匈奴犯边这件事都暂时搁置在了一边。

亲弟的思想太可怕,让始皇帝无法理解,无法接受。

始皇帝奋斗至今,为的就是将天下大一统,如今还只能算是完成半数。

现在重启分封制,千百年后,那不又是一个战国乱世?

“你之言,祸甚匈奴也。”

“皇兄不妨听过我之言语,再下定论。”

始皇帝对于兼听则明四个字的理解,绝对是顶尖人士。

不管多么可笑,多么离奇的言辞,始皇帝都不介意听一听。

万一真有道理呢?

“尔等在此等候。”

将紧急召来的几个大臣扔在外面,始皇帝带着亲弟嬴成蟜进了议政殿的偏殿。

主殿内的几人看着始皇帝,嬴成蟜的背景,所思所想俱是不同。

李牧,付子康,李斯三人对此场景毫不意外,脸上波澜不惊。

王绾心中则是有些担忧——陛下忘记了长安君故有之势力乎?

任嚣,屠睢,赵佗三人心中满是疑虑,脸上写满费解。

虽然嬴成蟜的立场与三人一致,但三人依旧看不上嬴成蟜。

陛下此时不与我等商谈,偏要和那竖子单聊?

从那竖子与李牧对话就能得知,其对时事一无所知,不过是有一身勇力而已。

军国大事,这竖子知道个甚?

偏殿内。

始皇帝耐心等待嬴成蟜开口。

嬴成蟜凝神细思,将历史上已发生过的事迹,结合现代所学的知识,试图整理出一套能够切实实行的方案。

最开始产生想要灭亡匈奴的想法是受到刺激,落实到实处就不能再想一出是一出。

因为上位者一个简单决定,很可能就对整个世界造成重大影响。

“皇兄所虑,是怕分封引起动荡,让我秦国不安稳也。今我秦国已占天下,又以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定如今疆域。数十年后,天下必将集于皇兄或是大侄子之手。此时若再行改制,有害无益也。”

这竖子明白得很。

始皇帝点点头,这正是他所担忧的地方。

“那周朝为何分封八百诸侯,而不是由天子自己统领天下,皇兄有无想过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对始皇帝来说是老调重弹了。

早在还未称王时,嬴政就对这个问题有过极其深入的思考。

而在前段时间改革国制,废分封,设郡县的时候,嬴政对这个问题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一番推演后,最终断定周制不符合秦制。

始皇帝道:“周朝分封之地,本就不属于周之领土。周天子实力受限,不能尽平八百诸侯也。时事如此,不得已而为之。”

周武王姬发将天下分封给八百诸侯,这不是周武王想要这么做,而是他必须这么做。

周灭商,仅仅只是灭了商的直属区域,不包括商朝下分封出去的诸侯。

也就是说,周朝不是武王、太公、周公他们打下了当时的大部分疆域,而仅仅只是打下了天下的一小部分而已。

始皇帝分封天下给功臣良将,是手里握着整个天下,然后让众人排排坐,大家吃果果。

而周朝不一样,周朝分封的八百诸侯封地大多并不是周朝赐予,而是本身就握在自己手里。

周联合许多方国部族共同灭商,在灭商的战役中,在巩固新建的西周政权过程中,有大量盟友的存在与参与。

与此同时,也必须承认当时本身就存在的大量邦国林立的现状——分封制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对已经存在的诸侯国的再次认可。

如果把商比作董事长,周就是挑战董事长的第二大股东,而其他诸侯则是握有股份的股东。

周联合众多诸侯把商这个董事长赶出公司,自己成为新董事长,但公司依旧不是周一个说了算的。

周的分封与其说是分封,不如说是认同,因为分封出去的股份本身就是股东自身持有的,作为董事长的周只是给了个合法名分。

周朝不是在可以实行郡县制,也可以实行分封制的两种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了分封制。

周的两种选择是:

一,以一敌众,把八百诸侯都平了。

二,分封,承认八百诸侯合法地位。

周确实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但周没有强到可以一打八百。

周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情况所决定的。

分封制,是必然。

嬴成蟜用力一拍手掌,双眼发亮。

“就是如此!姬发分封出去的,都是本就不在姬发手上的地盘。已经打下来的疆域我们不做调整。

“那没打下来的如匈奴,东胡,羌氏之地。这些地盘本就不在我们手上,分封出去又有何不可呢?

“皇兄将匈奴之地分给老二,让他去开疆扩土,打下来的都算他的。给自身打土地,老二绝对卖力,这就让匈奴无暇侵袭。

“当初先祖秦非子获得秦地不过五十里地,到皇兄手上变成五十万里,扩了万倍。且老二打下土地越多,对秦国反哺越甚,皇兄觉得如何?”

秦国嬴氏一族祖先秦非子,本是为周孝王养马的。

因为养马养的好,所以周孝王为了表彰秦非子功绩,把秦地封给了秦非子。

最初秦地只是一个不足五十里地的小封地,还是在胡狄,西戎等蛮夷的环伺之下。

后世历代秦国君主凭借自身努力,不断蚕食,吞并蛮夷的土地,一步步将秦国扩大到西部霸主,这是活生生的例子。

始皇帝不假思索。

“蠢不可及。”

“哪里蠢了?”

“今只见秦而不见周,便可知分封之计,实乃自取灭亡之计。若当初周孝王不予先祖五十里,当今天子仍为姬姓也。”

始皇帝说过——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将不是自身统治的地盘分封出去。

这种康他人之慨,画大饼,在嬴成蟜心中有利无弊空手套白狼的行为。

在始皇帝眼中,获利一时,积弊一世。

只要地方存在自主封地,那迟早都会对中央造成威胁,哪怕这个封地最初只是五十里。

始皇帝是想着秦国能千秋万代传下去,可不是像周朝似的只活八百年。

“扶苏姓什么?嬴。老二姓什么?还是嬴。皇兄害怕老二后代夺了江山,此事确有可能发生。但既然得天下的都是嬴姓,那么不管是扶苏的后代,还是老二的后代,都是皇兄你的后裔,这又有什么分别呢?”

嬴成蟜笑着道。

始皇帝神情微动。

这竖子所言,似乎颇有几分道理,不是信口胡诌,但还是不妥。

“匈奴之患,待朕三五年后天下大治,自可夺其地占其民。朕可平定四海,为何要假手他人,为何要留祸乱予扶苏?

“扶苏刚毅仁勇,适合治国,予其地越多,其越能展其能力也。封匈奴之地予高,仅三五年之便利,坏你我数十年筹划。”

太子嬴扶苏,是嬴成蟜,嬴政早就内定,照着治国守成培养的秦二世,培养到现在已经基本完毕了。

二人商议过的计划,是在嬴扶苏继位之前,把所有能打的仗都打了,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留给嬴扶苏。

现在如果把匈奴之地封给嬴高,有嬴高挡在匈奴,秦国之间。在这三五年时间,是能保证秦国边疆太平。

但三五年之后,分封过去的功臣们把各自封地治理好,秦国缓过气来,始皇帝想要扩大地盘了。

嬴高就会从阻挡匈奴的壁垒,变成阻挡秦国扩充的阻碍。

有嬴高在,在秦国西北方向,秦国的疆域便定死了。

在始皇帝的设想中,匈奴地盘他肯定要打下来化作秦国领土,要传到扶苏手中。

把二公子嬴高封出去,没有削减秦国现在的实力,但是削减了秦国未来的实力。

嬴扶苏继位时的秦国面积越大,秦国越兴盛。

嬴成蟜心想。

谁让匈奴不按剧本走,竟敢主动进攻,敢让我加班,先灭了丫的再说。

“没事的皇兄,老二莽撞,重情义。实在不行,三五年之后,你再把他的封地收回来,一起传到扶苏手中。”

始皇帝:……

这竖子是人乎?

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

朕真应该把老二叫来,让这小子看看他平素喜爱的叔父心肠到底何等恶毒!

“虎毒不食子,朕做不出来这等无耻之事。”

“皇兄你可以的,为了大秦发展,为了大爱,牺牲小爱又何妨?”

“你若再没有其他说辞,朕便要增派兵马,复雁门,九原两郡了。”

“等等等等。”

嬴成蟜愁眉苦脸,为了能继续摆烂苦思冥想。

“我大秦战无不胜,今被匈奴连破两郡,士气大衰,这不追杀一把怎么能行?皇兄你不想边军失去士气罢?”

这竖子没言辞了。

始皇帝一边起身,一边说道:“李信伐楚,损兵二十万。秦军士气没有失去,个个心中憋闷,欲向楚国复仇。大秦锐士,没有你想的那般脆弱。”

嬴成蟜起身拉住始皇帝冕服袖子,道:“皇兄且慢,容我再想想。”

始皇帝甩脱嬴成蟜,快步走向议政殿主殿。

“兵贵神速,朕没时间听你胡诌。”

及至始皇帝就要开门出去的一刹那。

“皇兄没想过歇歇乎?你是人,不是神,你能打十年,二十年,能打一百年乎?《道德经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周朝方建我华夏不过百万里,及至秦代周时,我华夏之地已达三百四十万里。这些土地皆是当初那八百诸侯为止,而非周天子开垦。将嬴高封匈奴之地,让其开疆扩土。

“将嬴将闾封东胡之地,让其尽展其能。扶苏作阵中心,兄弟皆封外族之土。皇兄已是而立之年,最多还能扩土三十年。而分封诸公子,可扩土千年万年。

“以三五年论,分封利大。以三五十年论,分封弊大。但以千年,万年而论,分封利大也!只要分封之人姓嬴,那么不管千年,万年谁主沉浮,天下尽在皇兄后世之手。”

始皇帝手扶在偏殿门上。

“朕多做一些事,后世便能少做些事。朕不能因为自觉所做不多便不做,将一应事宜抛给后世子孙。秦朝建立不易,朕,不能让其有分裂之厄。”

嬴政拉开偏殿门,透过门缝,能看到李斯,王绾等人等候的脸。

偏殿门再次禁闭,所有人的脸消失不见,尽数被关在门外。

嬴成蟜不知何时来到嬴政身边,用力按住偏殿门,不让嬴政打开。

“皇兄你湖涂!秦国不是你一人的秦国,而是天下的秦国!秦国不需要你扛着前行,没了你,秦国依旧是秦国!一人之力有限,天下之力无穷。

“分封外地予诸公子,乃一劳永逸之举。乃化一人而至数人,千百年后终至天下之能事也。皇兄到底在顾虑什么?是在顾虑日后分封会有外姓之人乎?

“皇兄可召集诸公子,立下‘非嬴氏而有封地者,天下共击之’的祖训。不管千百年后,这个天下国号是秦,是高,是将闾,是智,都无所谓。慕强,扩张,乃是人之天性。

“你我现今观扶苏是明君,但谁知道你我百年之后,扶苏会不会性情大变?到时扶苏不适合掌控天下,你我可能在九泉之下上来换人?

“不能。但你我不能预知诸侄子谁为明君,此分封之制能。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能灭扶苏之人,定强于扶苏,定比扶苏更适合掌控天下。

“皇兄也不必担心如此为之,天下分开之后,不会再统一之事。郡县制是一个诅咒,一个凡是有志的掌权者,都不可能逃脱的诅咒。

“所有人都会想着一统天下,收尽天下封地为己用,大权独揽。从此以后,肉只会烂在釜中,天下或许不为秦,但一定姓嬴。天下每一次分合,都会较上一次扩增也!

“一个国家长时间没有外患,权力空前集中的情况下,必滋生腐败,以致内乱。一直有地方势力逼迫中央,才能让嬴氏一族千秋万代。”

嬴成蟜越说眼睛越亮,神色越正,胸膛心脏剧烈跳动。

他似乎找到了一个能够让华夏民族免遭厄难,不断奋进的方法。

熟悉历史的嬴成蟜很清楚,郡县制王朝有一个三百年魔咒。

除了诞生了一个大魔法师刘秀的汉朝熬过了四百年。

中国历代王朝,只有抑武重文的宋朝撑过了三百年。

曹魏45年。

司马晋155年。

杨隋37年。

李唐289年。

朱明276年。

郡县制不过三百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央集权带来的弊端。

中央集权相当于将整个国家的命运,全都寄希望在了以皇帝为核心的领导班子上。

一旦这个领导班子昏聩腐朽,那么整个王朝的命运也将变得短暂。

在滔天权势,倾城美色,荣华富贵下能坚守己心的,能有几人?

在没有外力逼迫,毫无危机的情况下。

一个王朝能出一代雄主,能出二代雄主,能出三代雄主,不可能出十几代雄主。

每一次的王朝更迭都是一次洗牌,一次改革。

如果是华夏内部纷争,如曹魏代刘汉,李唐代杨隋,赵宋代李唐这还好说。

换了一套领导班子而已,传承不会断,发展不会变,也不会给华夏民族造成太大创伤。

但若外族入侵,那便是民族灾难,神州陆沉。

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汉人被胡人视为奴隶,食物,将汉人充作与牲畜无异的军粮,称汉人为两脚羊。

那时华夏有多惨?举个例子。

羯族石虎,建立后赵,他以杀人为乐,荒淫无度。

每攻下一座城池,石虎便将城中男女,屠杀殆尽。

为了建宫室、修林苑、造甲造船。

他多次野蛮征发汉族男女,途中病死、饿死、拷打致死者数以十万计。

强夺民间五万汉女编入后宫,肆意凌辱虐杀,致使女子的丈夫组织义兵反抗,但皆被镇压,死者无数。

石虎爱好狩猎,将南部中原数万公里的土地全都圈为猎场。

不许汉人投一块石子,否则以“犯兽”侵犯野兽罪论死。

胡人所到之地,尽皆屠戮。

其子石邃继位后,继承其父石虎残暴之性情。

每当到夜里,会到宫臣的家中,任意奸淫他们的妻妾。

有时会砍去漂亮宫女的头颅,放在玉盘中做成工艺品,供人轮流欣赏。

这些都玩腻了,石虎就从宫内挑选出有姿色的尼姑,先淫后杀。

再把她们的肉与牛羊肉合着煮熟,分给左右大臣品尝,让大臣识别味道。

羯族如此,匈奴、鲜卑、羌、氐等众多胡人部落皆差不多。

那是一段连历史书都不愿意过多提及的华夏民族血泪史。

一直到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这比地狱还惨澹的人世间,才逐渐恢复颜色。

但华夏民族的苦难并未结束。

宋朝末年,金人入侵。

虏骑所至,惟务杀戮生灵,劫掠财物,驱掳妇女,焚毁仓屋产业。

靖康二帝被掳走,皇后,嫔妃在宫中被大肆奸淫,汉女者做娼,汉男者为奴。

金为元灭,蒙古铁骑踏破中原大地。

南宋后期,有汉人一亿四千万。

蒙元建立,汉人仅七千万,汉人被戮一半。

明朝后期,清兵入关。

扬州十日。

清兵入扬州,十日不封刀。

几世繁华的扬州,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

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仅僧人所收殓尸体,便超八十万具。

嘉定三屠。

嘉定城城破,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尸塞河川。

妇女们惨遭强奸,如遇抵抗,军队就用长钉把抵抗妇女的双手钉在门板上,然后再肆行奸淫之举。

每一次外族入侵,华夏民族文化都会倒退,华夏人口都会大幅度衰减。

嬴成蟜在许多年前就曾想过,如何打破郡县制王朝的三百年魔咒,如何让华夏民族免遭外族屠戮,但没想到。

他是个普通人,不是神仙,穿越只是让他比当世之人多了一些见识。

嬴成蟜所能做到的,就是根据前世所学,结合当世情形,做出有利于现世的策略。

在有生之年尽力让秦国不走弯路,踏上高速发展的道路。

他只能改秦国一世命,而无法改华夏万世命。

但今日,他偶然发现。

他似乎解决了之前怎么也想不通的千古难题,他能改华夏万世命!

三百年郡县制王朝魔咒他无法打破,但他可以让这个王朝更迭一直在华夏民族内进行。

华夏民族的最大优势,就是融合力极强,可将文化传入外族,从而同化外族。

秦国最开始就是蛮夷所在地,经过历代秦君统治。

到始皇帝这一代,本地蛮夷尽数被同化,以秦人自居,开始视匈奴为蛮夷。

没有外力逼迫。

那就造个外力。

让秦国周围布满秦人所建立的封国,既可以让秦国统治者自省。

又可以在秦国统治者昏聩无度,不配掌控天下时,确保亡秦之人是秦人。

华夏内部更迭朝代,文化不会断层,发展不会停滞,文明不会倒退。

先前嬴成蟜对于分封诸公子,存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

现在的他,已经下定决心,必须要说服始皇帝将外族之地,分封诸公子。

他既要改秦一世之命。

又要改华夏万世之命。

始皇帝觉察到了嬴成蟜势在必得的意志,感受到嬴成蟜舍我其谁的气势。

轻叹一口气,始皇帝温声道:“汝总是能言朕思之不及之事,说出不在百家书上的道理。朕承认,你说的是对的,但朕不能允你。”

“为何?!”

偏殿门上,嬴成蟜抠出了五个手指印。

皇兄虽然不知后世之事,但以其雄才大略,定能看到此事将为秦国带来多大好处!将为后世带来多大的益处,这是利在千秋万代的事。

既然如此,到底皇兄为何不同意我之所言,难道就是为了国号那个“秦”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