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三百六十五章 炼钢难题和应对

第三百六十五章 炼钢难题和应对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铛!铛!铛!”

钢铁工坊里面,敲击声音不绝于耳。

柳铭淇的钢铁工坊规模非常大,占地有一百亩之多。

这里面有数十个院落来做各种各样的实验,优秀的铁匠们带着少年团,大家都在努力的按照柳铭淇的方案来做。

经过了这么一个多月的探讨和研究,他们已经走出了一步又一步。

现在在这边是有一个锻造工坊,一个个小组的铁匠们在炼制出了钢水之后,便用原材料来这里打造兵器。

柳铭淇从内务府挑选出来的这些铁匠们,之前能被内务府选中,为皇家来制造各种铁具,当然是有一把刷子的。

要不是如今内务府还是肃王伯在当政,这些人柳铭淇都借不出来,哪怕是借了,人家也不会给最好的。

哪像是现在,给出来的全是最好的铁匠们,他们以自己的丰富经验,配合着柳铭淇交给他们的各种知识数据,便能很快的领悟到。

实际上他们已经是冶铁方面的一代精英。

他们距离大家,也只有一墙之隔。

柳铭淇现在把那些知识完全数据化,用各种实验数据来告诉他们怎么提高,他们很快便能得到提升。

这些铁匠得到提升了,柳铭淇送过来的三百少年团成员们,自然也能得到最好的教育。

当然了,他们教育少年团并不是白给的,柳铭淇还给了他们高额的回报,带一个徒弟就是上百两的奖励,如果是徒弟的表现好,奖励直接翻倍。

在古代的话,这样简单直白的奖励,是最为鼓舞人心的。

钢铁工坊只要的任务当然是制作出上好的中碳钢,然后利用中碳钢做出大炮胚子来。

有人或许觉得,中碳钢的强度比不上高碳钢,别说是制作大炮了,就是制造兵器也是高碳钢的好赫赫有名的大马士革钢,便是著名的高碳钢。

事实就是这样的没错。

高碳钢在强硬度上面当然比中碳钢好,但问题在于做出高碳钢的难度,十倍、百倍于中碳钢的难度。

以目前大康的冶炼技术,能做出优质的中碳钢已经不错了。

想要制造出高碳钢不是不可能,但这样非常耗费时间,数量也根本达不到需求。

1800年,英国一个五个坩埚炉的工厂,也不过是八十吨的年产量而已。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此时距离坩埚炼钢发明已经有接近三十年的时间,属于是正在高速发展时代。

那么同样的,大家对于装在船上的大炮重量也不大了解。

以这个时间段差不多的32磅长重炮来说,一门大炮的重量就超过了三吨!

更别说是作为主力的64磅短重炮了,它的重量超过了五吨!

这是什么概念呢?

一艘战舰上面只要装载10门32磅和10门64磅的大炮,它就可以耗费掉整个坩埚炉工厂的产量。

1975年的四级战列舰格拉顿号,它就装载了28门32磅短重炮和28门64磅的短重炮。

基本上是三个同等工厂的一年产量了。

而这个四级战列舰仅仅是风帆战列舰之中六个等级的第四级,标准是两层甲板、五十门大炮。

比起一级战列舰的三层甲板,最大42磅大炮、一共100门的大炮来说,只能是弟弟之中的弟弟。

柳铭淇的四桅帆船以排水量来算,足足有6300吨的排水量,完全直接超过一级风帆战列舰的标准。

可因为技术的各种不达标,所以实质上没有人家的一级风帆战列舰那么厉害,但充当四级风帆战列舰却是绰绰有余。

况且如果以现在的人工划船来说,你装载的大炮太多了,根本就没办法远洋航行,只有减轻了负重,才可以走得更远。

这也是十六世纪荷兰人的经验,他们专门做三级风帆战列舰,装载的大炮不过十门,这样可以保持重心,降低自重。

航行的时候可以灵活作战不说,更能直接从欧洲开到亚洲来作战。

柳铭淇现在这么做,也是仿造荷兰人的做法。

当然了,即便是重炮装载得并不多,现在大康的炼钢也才刚刚开始,如果你全部用高碳钢,十年能不能装备十艘四桅帆船都是一个问题。

所以柳铭淇只能先选择用中碳钢。

其实也没有那么讲究。

人家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最开始做炮舰的时候,还用的是青铜和熟铁做大炮呢,照样是杀得敌人哭喊不停。

现在柳铭淇已经用中碳钢了,已经是达到了十九世纪中期的标准,也就是1840标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不过现在柳铭淇和柳铭璟来这里,却不是为了大炮。

又不是什么可以携带的迫击炮,那种几千几万斤的大炮根本不适合携带着去山林里面作战。

他们是为了兵器而来。

钢铁工坊里面当然是有锻造作坊的。

柳铭淇让他们打造的便是更加高质量的兵器。

用通俗一点的话就是百炼钢兵器。

百炼钢是我们通俗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古代的炒钢锻制出来的精品钢,以炒铁为原料,以反复叠打和控制碳分为其工艺特征。

不过还是那句话,我们古代的这些发明创造,很多都存在着巧合,并没有完整的方法和严格的步骤,也就是许多都没有可复制性,因此对我国文明的发展不可持续推动。

你们知道我国最好的发明创造是什么?

纸张和印刷。

这些简单的可以复制的技术,就不断的发展了下来,从而形成了我国的文化不断的得以传承,然后积极的发展,从来没有断层。

可惜的是,锻造百炼钢的技术却不是这样。

因为没有更多科学的认知,所以即便自己知道了怎么做,也不能让更多的人学习,从而仿造制造出来。

幸好现在他们有柳铭淇。

柳铭淇就知道百炼钢是怎么做的。

他甚至知道世界上最好的大马士革钢的来龙去脉。

在这里,某个秀才又要科普一番了。

所谓的大马士革钢,原料根本就不是产自大马士革,那里也没有什么高质量的钢。

大马士革钢是用了产自于巴铁的乌兹钢钢锭,然后他们的技艺高超的工匠,将之打造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大马士革钢刀。

至于为什么十八世纪忽然大马士革钢刀就消失了呢?

倒不是技术传承遭遇了毁灭,而是由于这种乌兹钢的矿山开采殆尽,其余的矿山出产的、哪怕是附近几十公里出产的铁矿,都没办法拥有它独特的微量元素。

所以原材料枯竭之下,大马士革钢刀也就消失不见了。

实际上我们中原王朝也有使用巴铁的这些原材料钢锭,我们把它称之为镔铁。

特别是宋代航运发达的时候,专门就有海务部门进口搜集镔铁,来为军官和有钱人制造高端刀剑兵器。

只不过后来因为蒙古后裔占领了巴铁区域,禁止向中原出口钢锭,所以才断了来源。

话题说回来。

现在去找寻乌兹钢是不现实的。

大康这么多年的海贸生意,肯定有乌兹钢来到大康,但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配备到军队中。

嗯,也是废话。

这种乌兹钢本来在产地就比较昂贵,运到大康来更贵,所以哪里可能制造出几十万把兵器出来?

那是在做梦!

但是没有乌兹钢,我知道怎么锻造中碳钢呀!

而且柳铭淇也晓得为什么我国古代的那些兵器质量不好,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兵器之中的硫、磷两种元素大大超标。

这些元素超标就造成了兵器非常脆弱,容易折断,一遇到高质量的兵刃,那就要跪。

这种状况在遇到外地的时候特别明显,比如说明朝中后期的倭寇乱东南时代。

那时候倭寇的刀剑兵器都来自于东瀛,连假倭都买了东瀛的兵器,从而在兵器上大大的领先了我们的军士。

你想想看,一遇到,一拼刀,啪的一下就被人家斩断了兵器,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因此那种几十个倭寇追着上千个明兵杀的情况,固然有明军军纪败坏的缘故在,但武器出现代差也是原因之一。

戚爷爷在练兵实纪杂集军器解里面就埋怨了:“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近时匠役将刃打厚,不肯用工平磨,止用侧锉,将刃横出其芒,两下有肩,砍人不深,刀芒一秃,即为顽铁矣,此当辨之。”

不然你以为他为什么用长竹子、猪八戒的钉耙来做戚继光阵?

不用这种远距离的兵器,你扛不住倭寇的兵锋啊!

古代不能很好的解决铁水里面的硫、磷超标的问题,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微量元素,以及这些元素的重要特点。

但柳铭淇可是物理和化学双博士,连大炮都能造出来,这个去除多余的硫、磷,简直是轻而易举。

现在工匠们就在用柳铭淇之前交给的法子,将做出来的钢水,开始不断的来锻造做兵器。

老实说,他们打造过很多的铁器,像是兵器这样的,现在已经是不常见了,毕竟皇家用品也用不着什么刀枪棍棒。

不过老司机始终开车会很稳,只是稍微重新熟悉了一下,一件件优秀的兵器便从他们手里打造了出来。

跪求订阅!!